<noframes id="vbjht">

<address id="vbjht"><form id="vbjht"><th id="vbjht"></th></form></address>
    <address id="vbjht"><form id="vbjht"><th id="vbjht"></th></form></address>

    <noframes id="vbjht"><span id="vbjht"><th id="vbjht"></th></span>
      <noframes id="vbjht">
      <noframes id="vbjht"><span id="vbjht"></span>

      康眾新聞 行業動態

      半年7000多家汽服店轉讓之下:持續淡季,80%門店進廠臺次下滑,“積極熬下去”?

      時間:2023-08-24   訪問量:55


      2023年的汽車后市場,讓見多識廣的幾十年老汽修人都懵了。


      用他們的話說,2023簡直不符合行業規律,按常理來說,“經濟衰退,售后應該更好”,但怎么干了半年多,反而“越來越看不懂市場了”,不僅淪落到“幫房東和員工打工”、只能“走一步看一步”。


      “拼盡全力爭取少退步”的大家,行動上加倍努力、心理上總想躺平。奮斗口號從年初響亮的“搞錢”變成了現在的“活著就好”,堅持開店主打一個“不忘初心”,拼盡全力就是為了“少退點步”,面對生意下滑也是“大虧是命、小虧是?!钡陌式精神勝利法……驟變的周期和半明半暗的的復蘇路上,絕大部分人的狀態都是“積極熬下去”。


      為真實了解汽服門店當下生存現狀,以及大家接下來的經營規劃,汽車服務世界發起調研,共計506名門店老板參與其中,其中65%左右的人擁有1-3家門店,30%左右的老板門店數在4-6家,大家反饋的經營情況,結果匯總如下:


      關于過去幾個月的生存現狀:


      90%以上參與調研的門店處于“正常營業”狀態,剩下10%左右老板的門店處于“部分轉讓中”或“全部門店已轉讓/處于轉讓中”; 

      近80%門店生意“進度落后”;

      進度滯后≠虧損擴大,上半年超60%門店實現“盈利”;

      45.8%的門店,生意比2022年還差;近20%門店生意已恢復2019年水準;

      與2021年同期相比,80%左右門店進廠臺次、營業額雙重下滑。


      關于接下來的門店生意,老板想法:


      70%門店表示,雖然上半年慘淡,但從未想過關店;

      超60%的門店認為“下半年生意不會太差甚至能回暖”;

      52.17%的老板現金流可維持門店1年以上正常經營;

      在下半年生意不能達到預期的情況下,僅3%的老板選擇“直接關店”,52.17%的老板現金流可維持門店1年以上正常經營。


      此外,2023年行業發展最顯著的特征之一便是“兩新(新能源、新媒體)”崛起,40萬汽服店“兩新”開展情況究竟怎樣?未來規劃又是什么?等等這些也值得大家關注,此次調研對于這兩部分也有重點涉及,具體見文章。


      PS:汽車服務世界作為單一平臺,調研數據樣本廣度及深度有限,為提高數據參考價值、且更加契合門店真實情況,本文將結合國家統計局數據、行業機構數據、以及汽車服務世界往期數據等共同佐證,讀者也可根據所在區域真實情況辯證看待文中數據,文章略長、數據較多,期待對您有所幫助。



      汽服店真實生存現狀



      先說行業總體環境。


      此前,《汽車服務世界》統計了58同城上汽服店轉讓數據,發現:整個上半年7000多家汽服店轉讓。這一數據同比去年超過1萬家的情況來看轉讓趨勢明顯放緩,但依舊是一個高位數據。


      此外,F6大數據研究院數據顯示,2023年4-6月,門店進廠臺次開始逐月遞減,上半年累計臺次未恢復2021年水平。且在7月,這種下滑趨勢也沒停下。


      與此同時,行業普遍反映:4月開始行業便出現了流量的結構性下滑,推測“車主收入預期下降,消費習慣更加理性”以及“行駛里程下降導致進店量下滑”是核心兩大主因。


      這種情況下,行業達成了關于2023年后市場生意的第一個共識:過去幾個月,汽修行業處于持續性淡季狀態,“最強淡季”、“最長淡季”的說法也是此起彼伏。


      那么問題來了,共識之下,門店的真實生存情況究竟如何?可以結合門店的開年預期和門店實際兩個方面辯證看待。


      先看門店的開年預期。


      NO.1 年前規劃:超60%門店希望“能有業績或規模上的提升”、“追回失去的3年”


      猶記得春節前夕,行業門店生意復蘇特別明顯,這也讓很多老板對2023生意的開局非常有信心,規劃的“2023年生意開展情況”也比較樂觀。具體來看:


      超20%老板在年初做2023年規劃時打算的是“增項、招人、擴張,追回失去的3年”;

      另有43.48%的人希望“能有業績或規模上的提升更好,但更追求穩扎穩打、做好現有生意”。


      當然,鑒于前幾年的突發情況,也少26.1%的老板認為“2023不確定性太大”,所以在年初便“準備縮減規模、減少損失”,目標保障現金流。

      640.png


      NO.2 上半年經營現狀:近80%門店生意“進度落后”


      然計劃趕不上變化。半年多時間過去,接近80%的門店規劃的目標未達成,且“進度滯后”。


      進度滯后的門店中,超50%表示無法追回滯后的進度條,另25%左右的門店判斷進度還能再接下來的時間追回來。


      不過,仍舊有超20%的門店上半年生意開展順利,其中相當一部分門店的進度條甚至超過最初預期。


      640-1.png

      NO.3 進度滯后≠虧損擴大,上半年超60%門店實現“盈利” 


      不過,進度滯后并不意味著“虧損面擴大”。雖然復蘇節奏超出預期的緩慢、實際生意的開展情況也與規劃相差較大,但整體來看,今年絕大部分門店依舊處于盈利狀態。


      具體來看,今年上半年,超62%門店處于“盈利”狀態,另有38%左右門店處于“虧損”狀態。這一結果與去年同期相比,已經有比較明顯的改善。去年同期汽車服務世界的調研顯示:2022年上半年超50%的門店處于虧損狀態。


      NO.4 45.8%的門店反饋生意“比2022年還差”;不到20%門店生意恢復2019年水平


      關于過去幾個月生意開展情況的評價,門店也做出了主觀層面的評價。有45.8%的門店明確表示:“差,比2022年還差”。


      這部分群體中,基本上上半年的進廠臺次和產值都處于“下滑嚴重”狀態,且巨大部分上半年都是“虧損”。其中有一家資料顯示其是浙江的連鎖,旗下擁有7家以上門店,目前所有門店已經處于轉讓中。


      不過,還是有16.7%的門店表示“非常不錯,已恢復2019年水準”。值得注意的是,這部分門店中,極少部分門店在年初規劃時想要“追求失去的3年”,基本都是“更追求穩扎穩打、做好現有生意”的門店;另外有“12.5%的門店認為還不錯,已恢復2021年水準”。這些門店的生意與2021年相比基本差不多,少部分比2021年稍差、但生意差距的幅度低于10%。

      640-2.png



      與2021年比較,門店生意恢復情況如何?



      從以上結果中不難發現,那些期待“追回失去的3年”的門店,基本上未能達到預期。且整個行業的復蘇情況的確不理想。但這并非行業特有情況,各行各業普遍面臨這一窘境。


      為了幫助門店更加準確的了解自己的經營情況所處階段,汽車服務世界此次調研,特地將門店今年的生意情況與2021年相關數據進行收集比較,比較維度包括“門店所在區域及門店自身”,以及“進廠臺次、營業額、盈利”等。(綜合來看2021年是過去幾年中更具比較價值的年份,理由不過多贅述)


      NO.5 超80%門店所在區域汽服生意未能恢復2021年水平


      結果顯示,過去幾個月,83.3%門店所在區域的汽服店,生意比2021年差,其中47.83%的門店表示所在區域生意下降明顯,幅度超30%甚至更多;


      剩下20%左右門店覺得所在區域的生意已恢復到跟2021年差不多水平,其中大部分覺得周邊同行的生意普遍比2021年要好。


      640-3.png

      以上可知,復蘇未達預期、反而遭遇超長淡季的中小門店經營情況并不理想,且絕大部分同行的生意尚未恢復2021年水平。


      關于這一點,F6大數據研究院《2023上半年后市場行情報告》中的數據也能進行佐證:2023年上半年,門店累計產值同比2022年雖增長13%,但對比2021年同期來看,僅增長了5%;累計臺次同比2022年增長9%,但還未恢復至2021年同期水平。


      NO.6 與2021年同期相比,80%左右門店進廠臺次、營業額雙重下滑


      聚焦到門店自身,與2021年同期比較,門店的經營情況如何?這里先看進廠臺次和營業額兩組數據的比較:


      進廠臺次方面,73.91%的門店處于下滑狀態。其中34.78%門店小幅下滑、處于可接受范圍內,39.13%門店進廠臺次下滑嚴重;

      營業額方面,78.26%的門店營業額處于下滑狀態,其中超30%門店產值下滑嚴重。


      不過,也有17%的門店進廠臺次處于提升狀態,超21%的門店營業額處于提升狀態,且有門店甚至實現“產值翻翻”。


      NO.7 與2021年同期相比,33.48%門店“盈利下滑明顯”


      再將比較細分到盈利數據時,我們或許會更加深刻的感受到“M2節節攀升,整體大環境卻不如人意”的魔幻。過去幾個月,超60%的門店其實是“盈利”狀態,但這種盈利之下藏著的是相當一部分同行“盈利面收窄”的尷尬事實。


      盈利的門店中,41.6%的門店與2021年同期相比“盈利持平/略有下滑”或“下滑明顯”,其中33.3%的老板明表示“同期相比下滑明顯”。而在虧損的門店中,有16.7%的門店表示“虧損幅度超50%”。

      640-4.png


      NO.8 僅30%門店老板考慮關店


      3年艱難期加上未能迎來期待的生意回暖,越來越多的門店只是溫飽線徘徊。這種情況下,門店的選擇是怎樣的?


      結果顯示:近30%的門店老板考慮關店,剩余超70%的門店老板從未想過。

      640-5.png

      考慮關店的老板,核心理由是“虧”,且有些店“虧損嚴重無法支撐”,經營過程中“收支不平衡”、 “利潤越來越低,進廠量越來越少”等普遍存在。


      而超70%從未想過關店的老板,核心分為兩種考慮方式。


      一種是自然是經營情況可控的。調研結果顯示:從未考慮關店的老板中,覺得上半年“生意情況還不錯”甚至“非常不錯”的占比達30.04%,這類門店的生意已經恢復2021年,好的甚至恢復到了2019年水平,不僅 “進度條超預期、業績保持平穩上升”,接下來的計劃還是“擴店”。


      另一種是雖然經營一般,但“心態積極”或“無奈”的。


      此次調研結果顯示,在70%從未考慮關店的門店中,經營狀況“一般甚至比較差”的才是大多數,占比接近70%,其中反饋“比較差”的比例是44.07%。


      這部分群體,更多考慮的是現實和退路的問題?!熬鸵患业?,不能關”、“改行不知道做什么”、“還能撐住”。調研中,一位天津的老板闡述的不關店理由就非常具體:“門店生意雖沒有以前好,但也盈利;就算不盈利,在這行已經20年了,沒法轉行,現在我自己也在學習改進?!?/span>


      當然,他們中更多的是秉承著老汽修人的韌性,相信自己只要 “堅持下來,死的就是別人”。



      下半年規劃



      這種情況下,門店對于下半年的期待和全新規劃又是怎樣的呢?


      在問卷調研期間,汽車服務世界也跟一些行業老板進行互動,并在公開場合了解過一些市場動態,發現“七八月份,部分區域有明顯的生意回暖信號”,這種回暖或跟今年暑期出行需求旺盛以及傳統旺季等要素有關。


      F6大數據研究院的數據也表明了這一點:2023年7月,后市場進廠臺次同比下降2.0%,環比增長7.5%;產值同比增長0.8%,環比增長8.2%。


      不過,結合上半年情況普遍未達預期的事實,門店對下半年生意的預估也偏保守。


      NO.9  65.2%的人認為,2023全年生意將無法回歸疫情前水平


      在了解具體的下半年生意規劃前,汽車服務世界先調研了一個問題:“您認為,2023結束前,生意還能恢復到2021甚至疫情前水準嗎?”


      65.2%的人答案是不能。

      640-6.png

      這個回答其實可以結合兩組信息一起來看。


      第一組信息是國家統計局數據,7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(CPI)同比下降0.3%,繼6月CPI“零增長”后繼續下探,而CPI下滑反映的是需求不足、消費不振。且整個上半年,幾乎所有行業都發現,想從消費者的口袋里把掏出錢來,需要付出比從前更多的努力。


      第二組信息是前面門店反饋上半年生意情況時的答案。那個問題中,50%門店表示“上半年落后的進度在下半年也無法追回”。


      不過,僅僅是針對下半年生意,門店的預估還算樂觀。


      NO.10  超60%的門店認為“下半年生意不會太差甚至能回暖”


      關于下半年門店生意是提升還是下滑,參會調研的門店中,超60%認為,下半年生意不會太差、甚至能回暖。


      其中,41.7%老板認為下半年生意會跟上半年差不多,最多略提升、但全年目標完成難度大;20.8%的人認為,下半年肯定會比上半年好,最終可以完成全年目標。


      他們闡述的原因也比較全面:或結合“上半年差距不大”的經營情況,判斷“下半年有希望追上來”;或考慮到了“團隊士氣可以“,或覺得自己”還有提升空間 應該能超越過去“,當然也絕大部分其實是出于“生意人長期主義”的心態。相信只要自己踏實做生意,”堅持客戶導向,堅持用心經營,堅持生存大于發展,堅持多渠道、創新發展模式“就能拿到自己想要的結果。

      640-7.png

      此外,37.5%門店認為“下半年生意會下滑”,其中8.3%甚至認為“下滑幅度會超50%”,全年目標無法達成。


      這部分群體考慮的原因包括“消費復蘇緩慢”、“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減少”等。有個老板核心做工廠園區生意,據他反饋,所處區域的“工廠和人口都在減少,不僅蛋糕小了,同行內卷也更嚴重了”。


      NO.11  52.17%的老板現金流可維持門店1年以上正常經營


      而對下半年生意樂觀的底氣之一,無疑來自現金流。


      自2020年以來,實體生意“轉讓潮”長期居高不下,“門店現金流”狀況便一直是大家關注的焦點。


      此次參與調研的門店中,超92%表示自己的現金流處于相對健康(維持3個月以上)或者“非常健康(維持半年甚至一年以上)”狀態。


      640-8.png


      這個結果其實比去年同期“近70%”的結果要更出色,說明“現金流為王”的意識已根深蒂固到老板的日常經營意識中。


      NO.12 如果下半年生意不如意,僅3%門店會“直接關店”


      整理此次調研的結果時,汽車服務世界發現,凡涉及 “理由”、“感悟”,有個詞會反復出現,那就是“活著”。


      鑒于上半年的開局意外,此次調研設置了一個問題:如果下半年生意還是不能達到預期,門店將會怎么做?


      排在前三名的答案是:


      進一步做好客戶關懷,減少客戶流失,選擇這一項的門店占比達到了25%;

      及時調整庫存結構,相對應推出解決方案,占比達18%;

      縮小經營規模、裁員/降薪,減少房租和人力支出,占比達14%。


      640-9.png


      此外,僅有3%的人選擇將“直接關店”。這部分群體也是上半年“虧損幅度超50%”的門店,他們對下半年生意的預期也是“下滑明顯”。


      可見2023,活著是最強目標,全力以赴更是絕大部分汽修人的唯一選擇。



      改善策略之“兩新”部分



      “活著”不能只是口號。


      行業這幾年脫韁野馬般的動蕩姿態,也讓幾乎所有局中人對這一點的感悟越來越深刻。大變革時期的40萬普通汽服店,破局的路徑也從以前的“加盟連鎖”變成現在的“布局兩新(新能源、新媒體)。


      因此,此次調研我們重點涉及了普通門店的兩新布局情況。


      先看新能源。


      NO.13  90%門店未設置專屬新能源工位,62.5%門店“一直以來相關業務都很少”


      從行業感知層面,當下后市場連鎖發力新能源售后、加入布局占位戰已成常態, 一些前瞻性門店也選擇主動參與新能源改造工位,譬如做“新能源店中店”,成為“**認證售后門店”。


      但是,事實與感知間必然存在偏差。


      此次調研結果顯示:新能源售后機遇,依舊與大部分門店沒什么關系。


      62.5%的老板表示,關于新能源售后,店里“一直以來相關業務都很少”;

      20.9%的老板表示,今年新能源相關的“售后維修和洗美、貼膜等業務有所提升”,但主要提升的還是 “新能源洗美、貼膜等業務”; 

      12.5%的門店表示,今年店里的新能源業務處于“下降”轉狀態。

      640-10.png


      除了新能源業務情況外,此次調研還了解了“門店布局新能源工位”的情況。


      結果顯示:“90%的門店并未設置專屬新能源工位”,這也可以看出,絕大部分門店沒有盲目跟隨這一趨勢。


      NO.14  超40%門店對“新能源”不強求;12.5%則“徹底不指望,專注燃油車存量市場”


      這種情況下,門店新能源相關業務的最新布局計劃又是怎樣的?關于這一點此次調研共分為4種布局力度、5個布局選項,分別是:


      全面發力,拿授權、改造工位、培養相關技能人員,加大轉型力度;

      部分發力,核心做相關洗美、貼膜業務,但不強制開展其他布局;

      維持現狀,有就做、沒也不強求;

      徹底不指望,專注燃油車存量市場;

      其他


      選擇前兩個“發力”選項的門店不足30%,而愿意“全面發力,拿授權、改造工位、培養相關技能人員,加大轉型力度”的門店不足5%。


      絕大部分門店對新能源布局的姿態都很佛系。超40%的老板選擇“維持現狀”,有就做、沒也不強求;12.5%的老板則“徹底不指望”,核心專注燃油車存量市場。

      640-14.png


      值得注意的是,有16%的門店選擇了“其他”。


      這部分門店的生意情況其實還不錯,上半年的生意基本都處于“盈利”狀態,但他們目前新能源相關業務量很少,店內也沒有設置專屬新能源工位。所以,他們選擇“其他”的原因,應該是傳統業務的基礎比較扎實、所以不容易慌。


      NO.15  65%門店已布局“抖音美團”等線上領域


      除了新能源之外,2023最突出的現象還有后市場扎堆布局抖音美團等線上渠道,此次調研也涉及到這方面,結果顯示:


      超60%的門店表示“已經開展新媒體營銷平臺布局”,其中43.5%只做了抖音或美團,21.7%既做抖音美團也做“小紅書”等平臺;

      剩余34.8%的門店,尚未采取相關新媒體營銷措施。

      640-11.png

      不過,這一項的結果可能存在誤差。


      汽車服務世界觀察下來,汽車服務世界粉絲群體很多對線上平臺關注度本身就偏高,實際后市場中涉及抖音美團等渠道的群體占比,應該要低些。


      NO.16  50%門店雖做了抖音或美團,但“效果一般”


      已經開展新媒體相關營銷工作的門店,做得怎么樣?門店自己覺得效果如何?


      此次調研,核心從“客戶到店情況”以及“項目轉化”兩個維度做相關調研,匯總結果如下:


      50%門店認為“做得一般”,他們要么“客戶到店情況還行、但轉化不好”,要么“客戶到店情況未達預期、但轉化不錯”;

      7%的門店表示“做得不行”,因為“客戶到店、項目轉化都不好”;

      僅8 %門店覺得自己做得不錯,也就是客戶到店情況可觀、項目轉化良好。


      640-12.png


      汽車服務行業傳統了很多年,很多人也是這幾年才開始自己做些“線上運營”相關的事情,但也因為大面積蜂擁線上、以及抖音等平臺規則變化極快等緣故,僅少部分群體獲得了紅利。


      NO.17 超45%門店計劃發力抖音美團,其中20.83%“已經/準備加入本地服務商陣營”


      對于接下來的新媒體營銷規劃,門店的反饋如下:


      20.83%的門店已經/準備加入本地服務商陣營,跟著服務商走;

      25%的門店老板決定“自己努力做個人IP”;

      40%的門店老板態度比較猶豫,其中37.5%% “沒做想做、但沒明確規劃”;12.5% “做了但沒明確規劃,能做好更好、做不好也沒辦法”;

      剩下4.2%的老板態度堅決,“堅決不做、專注線下客戶到店”。

      640-13.png


      寫在最后:


      綜合下來,2023年的確是三年來大家壓力最大的一年。


      這種壓力不僅來自于過去幾年的持續承壓,更是來自于當下以及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,但黑暗之處有微光,越來越多的人也感覺到今年的另一個變化:技術值錢的時代,或許真要來了。


      與此同時,這又是一個讓汽修人更加堅韌的時代。前兩年面對疫情黑天鵝,48%的門店老板直言“店面轉讓后,我還干汽修,但不會再自己開店了”,但現在面對“一年365天的價格戰、只漲不降的房租人本、還有越來越薄的盈利空間”的劇烈動蕩,不愿“臨陣退縮”相信“堅持就是曙光”的人反而占據大多數。


      最好的時代or最壞的時代,不妥協、不辜負才是普通人該有的姿態。



      作者丨拉面安

      來源|汽車服務世界